魏武帝曹操年轻时,曾经和袁绍喜好做游侠之事。一次,他们去看别人新婚,趁机潜入主人家的园子里。到了夜里,他们大声呼喊说:“有小偷!” 举行婚礼的青庐里的人都跑出来查看,曹操就趁机进入青庐,抽出刀劫持了新娘,然后和袁绍一起往回跑。结果迷路了,掉进了枳棘丛中,袁绍动弹不得。曹操又大声喊道:“小偷在这里!” 袁绍惊慌急迫,自己奋力跳出了枳棘丛,于是两人都得以逃脱。

魏武帝曹操率军行军途中,找不到取水的道路,士兵们都很口渴。曹操于是下令说:“前面有一大片梅林,结满了果子,味道酸甜,可以用来解渴。” 士兵们听了,嘴里都流出了口水,凭借着这个办法得以赶到前面有水的地方。

魏武帝曹操常说:“如果有人想要危害我,我的心就会有所感应而跳动。” 于是他对一个亲近的侍从说:“你怀揣着刀秘密地来到我身边,我一定会说我的心动了。然后把你抓起来让刽子手行刑,你只要不说出是我指使你这么做的,没有别的事,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你!” 这个被抓的侍从相信了曹操的话,并不感到害怕,结果就被斩杀了。这个人到死都不知道其中的缘由。曹操身边的人都以为这是真的,那些图谋不轨想要害他的人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。

魏武帝曹操常说:“我睡觉的时候不可以随便靠近,靠近的话我就会砍人,而且我自己也不会察觉,你们在我身边要特别小心这件事!” 后来曹操假装睡觉,他宠幸的一个人偷偷地拿被子给他盖上,曹操就趁机把这个人砍杀了。从此以后,每次曹操睡觉的时候,身边的人没有敢靠近的。

袁绍年少的时候,曾经派人在夜里用剑投掷曹操,剑稍微偏低了些,没有刺中。曹操推测,下一次投来的剑一定偏高,于是就紧贴着躺在床上。后来剑投来果然偏高了。

大将军王敦叛乱之后,把军队驻扎在姑孰。晋明帝司马绍凭借着英明英武的才能,仍然对王敦有所猜忌和忌惮。于是他穿上军装,骑着巴賨马,带着一根金马鞭,暗中去察看王敦军队的形势。还没到王敦军营十多里的地方,有一个开店卖食物的老妇人。明帝路过那里休息,对老妇人说:“王敦起兵图谋叛乱,猜忌迫害忠良之士,朝廷上下都非常震惊害怕,国家社稷也因此受到威胁。所以我从早到晚不辞辛劳,来侦察他的情况,担心我的行迹暴露,可能会陷入困境。如果他们追赶我的时候,希望您能把我藏起来。” 于是把金马鞭送给老妇人就离开了。明帝绕着王敦的军营走了一圈后出来,王敦的军士察觉到明帝不是普通人,说:“这不是一般人!” 王敦躺在床上,心里突然一动,说:“这一定是那个黄胡子的鲜卑奴来了!” 于是命令骑兵去追赶明帝。骑兵们发现明帝的时候,他已经走了很远了。追赶的士兵就问那个老妇人:“有没有看到一个黄胡子的人骑马经过这里?” 老妇人说:“已经走了很久了,追不上了。” 于是骑兵们就放弃追赶回去了。

右军将军王羲之还不到十岁的时候,大将军王敦非常喜爱他,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中睡觉。有一次,王敦先起床出去了,王羲之还没有起来。过了一会儿,钱凤进来了,王敦让旁边的人退下,和钱凤谈论事情,完全忘记了王羲之还在帐中,就说起了叛乱的阴谋。王羲之醒来后,听到了他们谈论的内容,知道自己没有活路了,于是就抠喉咙呕吐,把呕吐物弄得满脸满身和被褥上都是,假装睡得很熟。王敦和钱凤谈论事情到一半的时候,才想起王羲之还没有起床,两人都大惊失色,说:“不得不杀掉他了!” 等到掀开帐子,看到王羲之呕吐得乱七八糟,相信他是真的睡得很熟,于是王羲之得以保全性命。当时的人都称赞他聪明机智。

陶侃从长江上游赶来,奔赴平定苏峻之乱,有人提议要杀掉庾亮,认为杀了庾亮就可以向苏峻谢罪。庾亮想要逃走,却没有办法;想要去和陶侃会面,又担心被抓,真是进退两难。温峤劝说庾亮去拜见陶侃,说:“你只要远远地行礼下拜,一定不会有别的事。我为你担保。” 庾亮听从了温峤的话去见陶侃。到了之后,就下拜行礼。陶侃亲自起身扶起他,说:“庾元规(庾亮字)为什么要向我陶士行(陶侃字)下拜呢?” 行礼完毕后,庾亮又走到下座坐下。陶侃又亲自邀请他起身和自己同坐。坐定之后,庾亮就引咎自责,深深地表示歉意。陶侃不知不觉地怒气全消了。

温峤的妻子去世了,他的堂姑刘氏,家里遭遇战乱离散,只有一个女儿,非常美丽聪慧。堂姑把女儿托付给温峤,让他帮忙找个女婿。温峤心里暗自想自己娶这个女子,回答堂姑说:“好女婿很难得,不过像我温峤这样的人怎么样呢?” 堂姑说:“在经历了丧乱之后,只希望能勉强活下去,就足以让我在余生感到安慰了,怎么敢期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女婿呢?” 过了几天,温峤告诉堂姑说:“已经找到合适的人家了,门第大致还可以,女婿的名声和官职,一点都不比我温峤差。” 于是送了一枚玉镜台作为聘礼。堂姑非常高兴。到了结婚的时候,行交拜礼后,女子用手拨开纱扇,拍手大笑说:“我本来就怀疑是你这个老家伙,果然和我预料的一样!” 这枚玉镜台,是温峤担任刘越石(刘琨)的长史时,北征刘聪得到的。

尚书令诸葛恢的女儿,是庾氏的媳妇,守寡之后,发誓说:“不再改嫁!” 这个女子性情非常正直刚强,没有再嫁的可能。诸葛恢已经答应了把她嫁给江思玄(江虨),于是就把家搬到离江虨近的地方。起初,骗女儿说:“应该搬家。” 于是家里人一下子都走了,只把女儿留在后面。等她发觉的时候,已经出不去了。江虨晚上过来,女子哭得骂得更厉害了,时间长了渐渐停歇下来。江虨晚上进去睡觉,总是在对面的床上。后来看她的态度逐渐缓和,江虨就假装做噩梦,很久都不醒,呼吸声和喘气声越来越急促。女子就喊婢女说:“把江郎叫醒!” 江虨于是跳起来到她身边说:“我本就是天下的男子,做噩梦,和你有什么关系,你为什么要叫醒我呢?既然你这么关心我,就不得不和你说说话了。” 女子默默地感到惭愧,两人的感情于是变得深厚起来。

愍度道人起初想要过江到江南去,和一个北方的道士结伴。他们商量说:“如果用原来的教义在江东,恐怕无法维持生计。” 于是就共同创立了 “心无义” 的学说。后来这个北方道士没有过江,愍度果然靠着宣讲 “心无义” 的学说维持了多年生活。后来有北方人来,先前那个道士托人带话给愍度说:“替我向愍度致意,‘心无义’的学说怎么可以成立呢?想出这个办法,只是暂时用来解决饥饿罢了!不要最终辜负了如来佛祖啊。”

王文度(王坦之)的弟弟阿智,非常愚笨,年龄很大了还没有人愿意和他结婚。孙兴公(孙绰)有一个女儿,也很怪僻,同样没有出嫁的可能。孙兴公于是去拜访王文度,请求见阿智。见到阿智后,就假装说:“这个人确实可以,和别人传说的完全不一样,怎么会到现在还没有结婚呢?我有一个女儿,也还不错,只是我是贫寒之士,本来不应该和你商量这件事,但是我想让阿智娶我的女儿。” 王文度很高兴地告诉父亲王蓝田(王述)说:“孙兴公刚才来,忽然说想把女儿嫁给阿智。” 王蓝田又惊又喜。等到结婚之后,发现孙兴公女儿的愚顽蛮横,比阿智还要厉害。这才知道孙兴公是在欺骗他们。

范玄平(范汪)为人,喜欢使用智谋权术,然而有时因为计谋太多反而错失机会。他曾经丢了官职,住在东阳。大司马桓温在南州,他就去投奔桓温。桓温当时正想要招揽起用那些不得志的人才,以此来压倒朝廷;而且范玄平在京城的时候,向来也有声誉,桓温认为他远道来投奔自己,非常高兴。等到范玄平进入庭院,桓温倾身向前,伸长脖子张望,和他谈笑得非常欢快。桓温回头对袁虎说:“范公暂且可以担任太常卿。” 范玄平刚刚坐下,桓温就感谢他远道而来的心意。范玄平虽然确实是来投奔桓温的,但又担心因为迎合时势而损害自己的名声,于是说:“我虽然有心来归附您,但是正好有个死去的儿子埋葬在这里,所以来看看。” 桓温听了很失望,之前对他的期待,一下子全都没有了。

谢遏(谢玄)年少的时候,喜欢佩戴紫罗香囊,还垂着覆手。太傅谢安对此很担忧,但又不想伤害谢玄的感情,于是就用欺骗的办法和他打赌,赢了之后就把香囊烧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