仇隙
分类:译文 浏览量:
孙秀既怨恨石崇不肯把绿珠送给他,又不满潘岳过去对他不以礼相待。后来孙秀担任中书令,潘岳在官署内见到他,就唤他说:“孙令,还记得从前我们交往的事吗?” 孙秀说:“我把这些事藏在心里,哪一天能忘记呢?” 潘岳于是才知道自己必定不能幸免灾祸了。后来朝廷逮捕石崇、欧阳坚石,同一天也逮捕了潘岳。石崇先被押到刑场,潘岳还不知道。潘岳随后到达,石崇对潘岳说:“安仁(潘岳字),你也落到这地步了吗?” 潘岳说:“真可以说是‘白首同所归’了。” 潘岳在金谷园聚会时写的诗中说:“投分寄石友,白首同所归。” 没想到竟然成了预言。
刘玙兄弟年轻时被王恺憎恶,王恺曾经召他们二人来家住宿,想要暗中除掉他们。让人挖好了坑,坑挖好后,就要加害他们了。石崇向来和刘玙、刘琨关系好,听说他们到王恺家住宿,知道会有变故,就连夜去拜访王恺,问二刘在哪里?王恺仓促之间无法隐瞒,回答说:“在后斋中睡觉。” 石崇就径直进去,亲自把他们拉出来,同坐一辆车离开了。石崇说:“年轻人,怎么能轻易地到别人家住宿呢?”
大将军王敦拘捕了司马愍王,夜里派王廙把司马愍王装在车里然后杀了他,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。即使是司马愍王的家人,也不是都完全清楚,而且司马无忌兄弟都还年幼。王胡之和司马无忌从小关系非常亲密,王胡之曾经和他一起游玩,司马无忌进去告诉母亲,请求准备饭食。母亲流着泪说:“王敦从前残酷地杀害了你父亲,借王廙的手。我多年不告诉你的原因,是王氏家族势力强大,你们兄弟还年幼,不想让这件事传扬出去,大概是为了躲避灾祸罢了!” 司马无忌惊声号叫,抽出刀就冲出去,这时王胡之已经走得很远了。
镇南将军应詹担任荆州刺史,王脩载、谯王的儿子司马无忌一同到新亭为他送别,座上宾客很多,没料到他们二人都来了。有一位客人说:“谯王司马丞招致灾祸,不是大将军王敦的意思,正是平南将军所为罢了。” 司马无忌于是夺过直属的参军的刀,就想要砍人。王脩载跑着投水,船上的人把他接住,才得以免祸。
右军将军王羲之向来轻视王蓝田(王述),王蓝田晚年时的声望越来越高,王羲之尤其心中不平。王蓝田在会稽遭遇丧事,留在山阴办理丧事。王羲之代他担任会稽内史,多次说要去吊丧,连续几天都没有去成。后来他亲自上门通报,主人已经开始哭丧,他却不进去就离开了,以此来侮辱王蓝田。于是两人之间的嫌隙越来越深。后来王蓝田担任扬州刺史,王羲之还在会稽郡任职,刚得到消息,就派一名参军到朝廷,请求把会稽郡分出来成为越州,派去的人领会错了他的意思,被当时的贤达人士大大嘲笑。王蓝田暗中让从事列举王羲之在会稽郡的各种不法行为,因为先前有嫌隙,让王羲之自己看着办。王羲之于是称病离开了会稽郡,最终因为心中愤慨而去世。
王东亭(王珣)和王孝伯(王恭)谈话,后来意见渐渐不同。王孝伯对王东亭说:“你真是让人难以捉摸!” 王东亭回答说:“王陵在朝廷上直言抗争,陈平顺从沉默,只看最终的结果怎么样罢了。”
王孝伯死后,他的头被悬挂在朱雀桥上。太傅司马道子命人驾车来到悬挂头的地方,仔细地看着王孝伯的头,说:“你为什么这么着急,想要杀我呢?”
桓玄将要篡夺皇位,桓脩想要趁着桓玄在桓脩母亲那里的时候袭击他。庾夫人说:“你们这些晚辈,陪我度过晚年,我抚养了你们,不忍心看到你们做这种事。”
发表评论(人工审核后显示)